教育观察在线

Hi, 请登录

名校留学生学成回国比例逐年上升

  人才外流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前些年就开始触底反弹,今后情况会越来越好。从现在的情况看,学成回国比例逐年上升,这也是为啥美国竟然破天荒开始限制中国理工科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核心原因,大概率是他们评估过了,在美留学生对中国的好处已经大于对美国的好处。外交部还专门发了声明谴责美国,更证实了这一点,送留学生出去这事应该是绝对利大于弊

  2002年出国与归国人数比高达6.94∶1

  我国最近这一轮人才流失是在改革开放后。那时候最牛的事,就是有个亲戚在海外。如果亲戚还有大钱,可以回来投资,这种殊荣我们现在是没法想象的。如果亲戚混得一般,可以给国内买点电器什么的,尤其是电视、录音机,也能爽好久,成为附近邻居羡慕嫉妒的对象。

  这种背景下,一些人难免向往国外,早在下岗潮之前,就有不少人托亲戚关系到了海外。到上世纪90年代,规模大到了极点,当时我国名校毕业生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国,出了国哪怕在国外背尸体或者在实验室养耗子,都不愿回国。

  那时候有句话,如果没出国,就在出国的路上。西方也希望中国能够向他们敞开供应自己的人才,把最好的人才全部吸走后,中国基本上也就被锁死在了一个很低的状态上。后来东欧就发生了这事,苏联崩溃后经济一片糜烂,最优秀的一代人出走西方,进入了美国和德国,还有一部分来了中国,现在东欧都没缓过来。

  我国政府一开始是很控制人才外流的,而且也比较谨慎,当时叫“按需派遣”,也就是派出去的学生政府是给钱的,条件是你学完得回来。当时美国持续施压要求中国彻底放开留学,在1993年,我国出台了政策,叫“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不再阻拦大学生出国,“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在接下来很多年里,中国名校基本就是美国大学在中国的预科学堂。

  其实站在个体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也不难理解,人民币当时跟美元的汇率比是8:1左右,且不说购买力差距本身就大,很多东西在西方都是稀松平常,在中国则属于高级玩意,无论吃的喝的用的,差距都实在是太大,麦当劳这种在国外算路边摊,20多年前跟米其林餐厅似的。2002年,也就是中国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次年,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一度达到了6.94∶1,也就是说,每7名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

  整体而言出国那些人混得挺一般

  当时有太多人担心,中国科技差美国一大截,优秀人才又都让美国抢走了,我们还有希望吗?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当时的人也想不出来怎么回答。不过政府态度还是很明确,名校毕业生不可能全走了,只要剩下几个就是赚了,所以财政对那几个留学大户的投入一直不遗余力。

  对于个人来说,选择出国本身也是个理性选择,那时候你名校毕业,最好的去处主要是政府或者国企,这些部门收入又不是太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很弱小,也没啥技术,主要也是把国外的一些落后技术倒腾到国内来卖,如果你是研究型人才,毕业之后不想去国企或者政府,可以去的地方真不多。

  那出国那些人在美国混得怎么样呢?整体来说挺一般,尤其是考虑到出国华人主要是中国当初最精英的那茬,混得还不如东南亚华人。一个人被提拔,往往需要另一个人把他拎上去,华人作为一个少数群体,被提拔太少,互相提携也就受影响,一个公司里,一个华人主管都没有,你作为华人被提拔的概率自然就低一些。所以华人在海外的玻璃天花板特别明显,基本上要不就是开饭店,要不就是做技术,做到高管的非常少,远远少于印度人和日本人。

  到如今,中国移民海外的,明显是分群的。最“高端”的一批,是那种国内有官职有产业的,屁股不干净,把家人送海外,这种人一般住的小区非常好,大部分都不工作,开雷克萨斯,反正不缺钱,心态比较平和。其次是高科技移民,也就是通过读书移民,读完书留在国外高科技企业工作或者去研究所和大学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本文说的“人才流失”,其实也主要是这部分。这些人出国之后往往跟国内的关系还很紧,他们一般手机里都装着微博微信知乎豆瓣,日常上网,但在整个移民群体里比例非常少。此外是早年对中国发展前景不看好,当时在国内过得还不错,费劲巴拉搞了移民,去海外干点乱七八糟的活儿,一般是在超市、车行、洗衣店、饭店、中介打工。数量最多的,也是平时接触不到的是那种通过家里人,或者偷渡过去,一般饭店后厨里打工,不怎么会说英语,这种人在海外其实是主流。美国的电影电视剧里出现的华人基本都是这种,乃至老外以为中国说粤语也是这个原因。

  如今产业升级带动“回国潮”

  按理说这种科技落后而且顶尖人才持续外流的情况非常危险,但加入世贸后,我国产业大爆发,各种工厂雨后春笋一样建起来,有点像金字塔,底座大,就衍生出来了高塔顶,产业自发开始升级。这也印证了经济学里一直以来的一句话,一国经济都是“需求驱动”,经济增不增长,最关键的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出去,就可以扩大再生产,甚至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和量产能力,哪个优势更大?摩尔定律说“每18个月半导体的性能就会增加一倍”,还有一个规律是莱特定律:产量增加,成本就会减少。这个道理听上去太简单了,没什么稀奇。其实,这两个定律分别代表两种核心能力。摩尔定律代表创新,莱特定律代表的量产能力,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更具有持久性。这是中国制造优势能够被持续打造出来的底层规律。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国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这里的“需要”,应该是“雇佣得起”,中国一直都需要人才,可是以前的产业太弱,能支付得起的工资太低,人才用脚投票离开了。而如今,随着经济变好,工薪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高,中国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大。更关键的是,我国企业以前主要是拷贝西方技术,这对工人有要求,并不怎么需要高级研发人员,名校毕业你也很难在这类企业里找到工作。这几年我国自己科技树长高了,对研发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给的工资也越来越高。

  当然,有些领域我们依然比较落后,最明显的是生物,很多人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话没错,但生物顶级实验目前是美国主导的。而且美国主导生物实验的,其实不是国家,而是各种基金会。这些基金会为啥对生物兴趣这么大呢?因为基金会背后都是财阀大佬,大佬老了,希望生物技术尽快突破给自己续命,所以投资比较猛。这也是为啥美国平均寿命很低,因为普通老百姓接受的医疗条件一般,还不如隔壁古巴,这个没瞎说,很多美国人跑到古巴治病。但顶级生物科技虐其他国家十条街,果然“需要”是科技的第一推动力。不过随着这几年国内制药产业的爆发,我国这边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人才。

  总之,我国发展经济的上半场,主要是“需求”和“市场”驱动,并不是科技驱动,不需要太多顶级的研究型人才,甚至这些人才在国内也找不到工作,去研究所和大学他们又嫌工资低。人才流失主要是客观原因。如今产业升级带动了“回国潮”。为啥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的工资能那么高?主要是互联网企业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今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得走研发路线,相关领域的人收入自然会攀高。比如前些年的互联网,这两年芯片、制药、电池材料相关领域的毕业生工资涨幅很明显。

  尤其是这两年人才环境改变也很明显,一方面这几年我国很多企业也拿出大笔资金搞研发,可以支撑科研人员的高工资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公司也在调整工作方式,人才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人才待遇和环境是个良性循环,待遇好,人才能量充分释放,带来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做大蛋糕,进一步让环境和待遇变得更好。

  如今我们又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科技突破基本成了我国唯一出路,吸引海外人才归国也就成了一件大事。好在市场自有解决之道,对利润的追求,让企业自然而然会提高薪酬吸引力加大人才引入力度。

  从现在的情况看,名校出国的比例正在下降,学成回国比例逐年上升,这也是为啥美国竟然破天荒开始限制中国理工科学生去美国留学,大概率是他们评估过了,在美留学生对中国的好处已经大于对美国的好处。外交部还专门发了声明谴责美国,更证实了这一点,送留学生出去这事应该是绝对利大于弊。

  人才外流问题可能让读者不那么舒服,不过看问题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不足,而且人才外流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前些年已经触底反弹,今后情况会越来越好。在此也向那些一直以来拿着远低于市场工资的科研工作者们致敬,他们实在是劳苦功高。

  (摘编于“微信公众号:九边”)

  https://www.sohu.com/a/484949512_261880?scm=1007.40.0.0.0&spm=smpc.ch25.fd-news.47.16296859683361FFRZvj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